|
正心 行信 惟新 共进
|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齐鲁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校(院)首批科教融合示范专业,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设置现代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储能两大人才培养方向。近5年本科生在“挑战杯”“节能减排”等大赛中斩获十余项国 家 级 奖励,考研率、就业率稳居校(院)前列。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需求,面向山东省经济建设需要和重大技术工程发展领域,培养具备扎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够从事能源动力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类研究生”培养体系,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接触到国内外顶尖科研人员和国际国内重大课题,零距离使用先进仪器设备。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2024年全国平均就业率排行榜位列第一。齐鲁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1.4%,其中国家电网、中国船舶集团、大唐集团、潍柴动力等国企央企就业率近20%,考研录取率43.42%,其中双一流录取率75.76%。 就业方向:包括新能源,电力,航空航天及其制造,能源智库,能源决策,制冷及芯片热管理,冶金与能源化工等。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齐鲁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以能量的存储即储能技术为研究对象。本专业为新兴专业、2019年教育部新增目录专业、2024年山东省发展急需专业,校(院)于2024年新增设该专业,并于2025年首次招生,设置先进储能技术、储能系统与安全两大人才培养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需求,面向山东省经济建设需要,培养系统掌握储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多学科综合知识,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够从事储能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过程践行“2+2”模式、“1对1”导师制、四层次综合实践体系等先进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理念,推动高水平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高层次人才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注重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和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打造与校(院)清洁能源技术、储能技术等硕士专业“本-硕”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 就业方向:包括高度依赖储能技术和装备的新能源行业,上下游储能材料行业,储能安全管理,储能电站运维,智慧储能系统软件平台开发,储能系统集成设计。 专业招生咨询方式: 专业负责人:程屾、刘国富 通讯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 咨询电话:0531-89631847,13046020630 电子邮件:gaobo@sderi.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