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台灯、堆叠的笔记、翻皱的教材
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总有一群身影,
用汗水丈量时光,以信念对抗迷茫。
他们是考研学子,是追光者,
更是自己的英雄。
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聆听那些藏在书本背后的青春故事。
个人基本信息
马若麒,女,汉族,共青团员,山东济宁人,现就读于齐鲁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能动21-1班,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曾任学部学生会管理部副部长。

录取院校及专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获得荣誉
2021-2022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1-2022学年校级二等奖学金
2021-2022学年三好学生
2021-2022学年素质拓展奖
2022-2023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2-2023学年校二等奖学金
2022-2023学年素质拓展奖
2023-2024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3-2024学年校二等奖学金
2022年第四届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大赛一等奖(负责人)
2023年“力诺瑞特杯”山东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负责人)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省级立项(负责人)
申请专利一项
考研心得
最后一次走出自习室时,我在便签纸上画下一枚小火箭。这个从齐鲁工大飞向南航的梦,终于在四百天的跋涉后有了回响。
备考期间总在自我怀疑的漩涡里挣扎:七月焦虑时间,九月害怕缩招,十一月做数学模拟卷时,一次次惨不忍睹的分数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这大半年我究竟学了什么?挫败、失落、不安、焦躁,这些情绪我都经历过。但是行动真的是对抗焦虑的良药,专注当下比担忧未来重要,先做下去,相信自己会成功的。
现在回头看,考研更像是场自我对话:了解自己什么时间效率最高、明白哪种错题整理方式最有效、压力大时哪种排解方式更管用。保持七分努力,三分松弛。在自己计划中应当学习的时间,无论借口多么合理,都不能屈服,只要今天屈服了,明天屈服的可能性就会是今天的两倍。备考期间我始终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睡眠,十二月冲刺阶段仍保证每周半天空白时间。不必追求完美进度,找到自己的节奏就好。
要相信,那个在平凡日子里认真前行的你,正在亲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从高数公式到政治热点,
从英语长难句到专业课框架,
宏大的目标都化作踏实的脚印。
那些与自律共舞的日子、
与焦虑和解的瞬间、
在绝望中重燃希望的韧性,
早已让你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span>
愿所有考研学子笔下生花,披荆斩棘;
愿努力的你,终与梦想顶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