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台灯、堆叠的笔记、翻皱的教材
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总有一群身影,
用汗水丈量时光,以信念对抗迷茫。
他们是考研学子,是追光者,
更是自己的英雄。
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聆听那些藏在书本背后的青春故事。
个人基本信息
张欣,男,汉族,河南焦作人,现就读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能动21-1班。

录取院校及专业
东南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获得荣誉
2021—2022学年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等奖学金
2022—2023学年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等奖学金
2023—2024学年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等奖学金
2021—2022学年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素质拓展奖
2021—2022学年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2—2023学年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3—2024学年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国家励志奖学金
主持大学生双创项目一项
发表SCI论文两篇
考研心得
从齐鲁工业大学到东南大学,终于读懂考研原是场多维度的涅槃。每当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在深夜化作蜿蜒的等高线,当英语阅读中嵌套从句与对流边界条件在稿纸上共振,我在《传热学》扉页刻下:让傅里叶定律在思维中劈开冰层,让努赛尔数标定攀登的海拔,沸腾的热流终将冲破相变点的桎梏!
当对流计算在第八次迭代后收敛,当英语作文模板与肋片效率曲线产生量子纠缠,忽然明白施密特数为何能串联起动量与热量的传递——那些在毕渥数临界值前反复推敲的黄昏,那些把辐射网络法画成图揣进口袋赶早课的冬日,早让集总参数法融入了神经突触的电流。
考研真正的价值不在录取名册某个坐标,而在于用英语长难句编织过整个春天的孤勇,用数一概率密度函数丈量过自身潜能的疆域。当传热学中的瞬态热响应终于从考题化作生命的脉冲,这程淬火之旅,终让平凡灵魂锻出了能洞穿任何绝热壁的导热通量。
从高数公式到政治热点,
从英语长难句到专业课框架,
宏大的目标都化作踏实的脚印。
那些与自律共舞的日子、
与焦虑和解的瞬间、
在绝望中重燃希望的韧性,
早已让你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span>
愿所有考研学子笔下生花,披荆斩棘;
愿努力的你,终与梦想顶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