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拿下大厂offer的“面霸”
实验室里默默发光的科研达人
创业路上披荆斩棘的“孤勇者”
还有扎根基层的暖心青年
他们和你一样经历过迷茫和掉血
但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打怪路线”。
一起听听这些真实又鲜活的职场故事吧!
个人基本信息
??董昌宁,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山东济南人,现就读于齐鲁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能动21-2班,曾任学部学生会青年发展部干事。

已签收公司及职位
甘肃国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运行值班员(能动专业)
获得荣誉
2021-2022学年齐鲁工业大学二等奖学金
2022-2023学年齐鲁工业大学素质拓展奖
2022年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智能汽车设计大赛三等奖
2023年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山东省大学生星光原创科技赋能大赛三等奖
就业心得
在大三上学期,开始想到底是要考研还是要就业,最后的决定是两手抓。因为两手抓,所以在大三上学期就开始了考研数学的学习并且在24年5月就完成了数学的一轮强化。再之后,开始了考研英语的学习,我知道自己英语不好,但没想到不好的离谱,最后因为英语,放弃了考研……
从24年8月底开始投简历,前前后后投了大约150份,大部分是进了所谓的“人才库”,有几家给了offer,薪资待遇也是良莠不齐。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了甘肃这个地方,发现这个地方的火电发展要比山东好很多,而且对英语不好的人比较友好,正好国能的招聘开始了,我就投了甘肃的国能。在10月底收到了笔试通知,抱着试试的态度去考了试,过了大约三周,收到了面试通知。12月初面试,运气不错,面试过了?。?!
结合之前的面试,我发现面试官对实习经历特别看重,除了实习经历之外,就是家是哪里的。在9月份面试了一家青岛的公司,各种挖坑问我为什么想去青岛工作,后来也面试济南的公司,问了句家是哪里的就没有这种问题了。
祝大家都能带着心仪的offer迈出学校的大门!
有人用代码改变世界
有人用实验回答未知
也有人用脚步丈量土地
没有标准答案的青春,反而更酷,
这些故事或许不能直接“复制粘贴”,
希望能源学子能从他们的选择里,找到一点勇气、一丝灵感,
你走的每一步,都有意义。